科技信息快递

2014年

  1. 2020年
  2. 2019年
  3. 2018年
  4. 2017年
  5. 2016年
  6. 2015年
  7. 2014年

第三期

  1. 第一期
  2. 第二期
  3. 第三期
  4. 第四期
  5. 第五期
  6. 第六期
  7. 第七期
  8. 第八期
  9. 第九期
  10. 第十期

专题报道

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4年>第三期>专题报道
IPCCAR5WGIII报告:减缓无方? 发布日期 :2020-05-14  

  IPCC第5次气候变化评估系列报告中,2014年4月13日在德国柏林正式发表的,继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和气候变化影响后的第三份报告,即气候变化减缓报告被寄予极大期待,因为这份报告的内容,距离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最近。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二氧化碳排放从1970年的27Gt(CO2e)增加到2010年的49Gt(下图),当前的排放量更是达到每年52Gt以上。这些排放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排放两部分。直接排放中,农林和其他土地利用以及工业是两大块:分别占24%和21%,建筑业、交通和其他能源分别占6.4%、14%和9.6%。在间接排放中,建筑和工业分别占12%和11%,是最多的。

  IPCC报告认为,目前有50%的机会将全球地表温度增加维持在联合国的2℃目标以下,但是人类2100年前释放的温室气体,必须不多于1550Gt。以目前的排放速度,这一限制在2050年前就将突破。

  4月17日,针对IPCC第三工作组关于气候变化减缓的报告,《自然》杂志在报告发表后第一时间给出的评论中,却洒满失望。这篇由IPCC第三工作组数百名作者和评阅人,花费几年时间完成的报告,向世人提出警告:如果不采取切实政策和做出技术改变,世界将走向危险的升温。没有参与AR5的伦敦经济学院的BobWard认为,该报告已经“给出了所有分析,接下来就是领导人认真处理这些信息了”。

  《自然》杂志评述文章附图:2010年49Gt排放分布

   

1 失于笼统? 

  然而,一些学者表达了对这份报告的不满。例如,他们发现关键结论一点也不令人吃惊,而且缺乏细节。报告刻意回避了一些特别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尤其是排放大国(例如,中、美、欧盟和印度占全球排放的一半以上)应该做出清洁能源系统方面的改变等内容,而仅仅给出排放需要减少,成本可以负担这样的核心结论。来自挪威奥斯陆CICERO(国际气候和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大图像”对于特别国家的决策者来说意义不大,而对国际气候谈判过程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可言。

  很多国家科学家认同上述看法。牛津大学从事气候变化政策框架研究的学者指出,报告的主要发现是可预期的,并没有令人激动的内容。耳熟能详的内容和原则底线发出的声音,很难和报告包含的科学努力相匹配。

2 发展中国家何去何从 

  报告还警告,在2010年墨西哥坎昆气候峰会上达成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排放目标,与前述2℃的上限并不一致,而该上限也是在同一次会议上确定的。报告指出,要实现上限目标,需要在2020年前进一步大幅度减排。

  IPCC也承认,可再生能源业在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正在取得实质性改进。但是,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煤炭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例,会让减缓的努力功亏一篑。

3 未来之路 

  不考虑准确的排放目标,我们必须着手开始减缓培训,通过从根本上将全球能源升级到低碳形式,进入正确的轨道上来。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加实用和多样化途径争论不止。例如,2010年一些人在政策论文中指出,针对减少贫困问题——估计15亿人还没有用上电——孵化技术进步市场可能最终被证明较国际条约,如过期的《京都议定书》,更加有效。

  报告的主要作者,来自哈佛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Robert Stavins强调,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大挑战将是政治,而非技术层面。

  大多数批评者同意,尽管IPCC并非与制定政策无关,但已经努力强化科学和政策之间的联系,而这一过程,能够迫使政策制定者了解气候变化科学知识,进而知晓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大小,这无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