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研究专题
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5年>第九期>"十三五"规划研究专题一、引言
本报告收集了2010年以来世界上主要国家或区域联合组织、国家气象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发布的战略和规划(图1)。这些战略式规划的时间跨度,大多为2-5年,一些时间周期相对较长的特别计划,例如气象卫星规划,则覆盖时间一般从5年开始,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为了更好地对这些规划和战略进行分析,我们在表1中对选取的规划战略进行了汇总,在附录中给出了更多的2000年以来气象相关的战略和规划。表1和附录中各战略、规划的文本(PDF文件),将作为本报告的附件,需要的读者请和本刊联系。
在本报告的分析部分,除了上述战略和规划以外,我们还参考了中国气象局图书馆资源(包括图书馆和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室共同主持的出版物《科技信息快递》和气象干部学院主办的《气象科技进展》等刊物)、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提供的外访报告(部分报告刊登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气象科技合作动态》上)和国际气象科技发展动态原文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气象发展报告2015》(审议稿)等。针对各种战略和规划,发表机构(各主要国家的气象机构、研究组织和机构等)的网页信息是报告中很多信息点的主要来源。
此外,本报告还特别关注了刚刚结束的世界气象组织第17次大会材料,国际气象事业现状和总体发展格局的战略思想,很多来自大会颁发的资料文件1。表1中给出了2010年以来,联合机构、国家气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共计24个战略计划中,2014年发布了6个,2015年发布了7个,近两年发布的战略占统计战略计划的半数以上。从战略计划的覆盖时间来看,美国气象服务和支撑研究联邦协调员办公室(OFCM)发布的《美国国家飓风计划》每年更新发布一次,有8个是短期2-5年的规划,有8个5年的战略规划,还有2个10年的战略计划(ENES欧洲地球系统模式基础实施战略和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战略)和2个20年战略计划(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2015-2036年战略计划和NOAA教育办公室的《NOAA教育战略计划2015-2035年》)。表1显示,世界各主要机构组织、国家气象部门和研究机构,都针对气象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领域,结合自身研究特长,提出和制订了自己的中长期、年度计划和目标,这些规划和战略,瞄准相应的科学问题,给出未来的研究和实施重点。战略和规划的实施和执行,有利于解决当前气象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动气象事业的发展。
同时,这些战略都力求计划的目标、目的、指标和实施措施等都尽可能的具体和明确,有些战略计划每个目标下又有子目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行动。例如,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在其2014-2017年的计划中,就预报系统、科学创新、数据产品和服务、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下,进一步细分了子领域,对每个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要达到的目标都做了清晰的说明。此外,为了使目标和目的更加明确,有的战略还制订了可度量和可检验的时间表,并提出考核和评估的具体办法,为评估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制定下一个战略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战略计划的目标不仅限于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更加注重人员和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更加强调不同部门、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战略制定者也清醒的认识到,气象问题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机构单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需要更多的跨越机构间,甚至国家间的界限,是全球性的、共同的问题。这需要各个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国际组织间的多边协调行动。
此外,这些战略中,也十分注重人才的获得和培养,努力吸引最优秀的研究人员“为我所用”,提高本机构人员培养和培训的质量,满足部门研究的新需求,都在战略计划中有所体现。NOAA针对教育发布了2015-2035年教育战略,气象卫星协调组织(CGM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澳大利亚气象局和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等机构,在其战略计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培训项目,支持人才培养,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补充“新鲜血液”。而UCAR则更是提出了“早期职业科学家”的目标,彰显了其对人才培养和“争夺”的雄心。可见,气象战略计划不仅是科学管理和研究、计算设备等基础设施及资源的战略,同时也是人才资源的战略。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8409247 68407975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邮编 :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