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日前发布了2015年《自然》指数报告。该报告基于自然出版集团独立筛选的,包括《自然》、《科学》等68种世界高影响力期刊,在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期间发表的56546篇科学论文,给出了全球不同区域、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机构,在不同领域最新高影响科技产出力的文献计量指标。该指标以3种形式给出,即论文数(AC,论文的作者机构和所属国家或地区计数1次,无论论文的合作者中有多少来自不同机构或国家及地区的作者)、分数式计量(FC,考虑机构或国家及地区贡献的比例,每篇文章最大合并FC数为1)和加权分数式计量(WFC,对FC的修正,仅涉及天文和天体物理期刊)。本文介绍和帮助读者解读2015年《自然》指数报告中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各种统计数据。
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涉及机构众多 在气象和大气科学所属的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论文遴选的科学期刊减少到12种,然而进入该指数榜的机构多达2043个,换句话说,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全球有2000多个机构“染指”12种期刊,作为论文作者的责任机构出现。从机构在高影响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产出力来看:按照AC排序,大于2的机构数为1074,大于20的机构数为350;按照FC排序,有564个机构的FC大于1,即大约等于完整地发表一篇或更多的论文),FC大于10的机构有84个,51和30个机构FC超过15和20。
各国家或区域的气象部门进入创新阵营 2015年《自然》指数报告中,各国家或区域气象部门,以及大气科学专门机构作为研究论文的责任机构,较多地进入其中(表1)。其中,有12个国家或地区气象部门及专门机构进入地球和环境领域机构排名前500名。美国的NOAA排名第6,充分显示了美国气象业务部门的创新实力。中国气象局仅排在美国和加拿大气象部门之后,位列所有国家和地区气象部门的第3位,也充分显示了中国气象现代化在扎实地推进。统计表明,中国气象局在JGR-Atmospheres和JGR-Oceans上分布发表25篇(FC=6.57)和3篇(FC=1.7)文章,在Nature上发表1篇(FC=0.17)。
中国研究机构表现不俗 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国学者发表了443篇论文(FC=244.96),其中在Nature和Sciences上分别发表13篇和10篇。而在与气象和大气科学联系最紧密的JGR-Atmospheres上,更是发表了116篇(FC=77.32)论文,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本领域贡献机构按照FC排名的前20位(表2)中,中科院和大学占17席,是主要的创新来源机构。
在《自然》指数报告中,AC与FC之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研究机构或国家高影响研究合作态势,如果AC远大于FC,表明研究的外部合作和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较高,而当两个指数相近时,则表明研究大多独立开展。表1中位列靠前的机构的比例大约在3-4之间,代表了当前气象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合作度和对外部资料的依赖。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8409247 68407975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邮编 :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