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快递
第五期
- 第一期
- 第二期
- 第三期
- 第四期
- 第五期
- 第六期
- 第七期
- 第八期
- 第九期
-
CPM:天气要素走进气候模式
2020-06-16
随着天气气候模式的空间分辨率从传统的10km以上提高到小于4km,加入对流模式(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CPM)成为区域气候模拟的新武器并且有望在区域和局地尺度上提供更为可靠的气候信息。CPM不再依靠对流参数化方案,而是将最富有天气特色的对流过程在模式中表达出来,同时还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地表状况和地形...
-
卫星“合力”捕捉飓风信息
2020-06-16
2015年4月欧洲地学联盟(EGU)2015 大会上,出版了与会议主题“跨尺度的旅行”同名画册。这张画册上的图像,解释了位于墨西哥湾的比尔飓风被3颗卫星捕获信息的情景:MODIS卫星仪器提供高分辨率云属性图像,但仅限于云高范围内;CALIOP卫星中的光达数据获得的高垂直分辨率信息能够帮助确定云的高度,但其有效探测范围...
-
找寻“变暖裂缝”的机制
2020-06-16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平均地表变暖的速率有所延缓,但是大气层定净辐射不平衡缺提示地球应该加速变暖,那么这样的“变暖裂缝(warming hiatus)”是怎样的机制导致,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让人们把视线投向了印度洋。研究发现,印度洋贮存着过去10年上层海洋吸收所有热浪的70%以上,可能是“变暖裂缝”的主因。...
-
恢复中的全球碳市场显露新格局
2020-06-16
世界上第一个碳市场——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成立10周年之际,世界碳贸易市场的发展加速,同时由于2013年以来,中国、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瑞士和韩国等国的国家或区域碳市场的出现和运行,世界碳市场的新格局也逐渐清晰(图中圆的大小,大概和温室气体排放成正比)。(来源:Nature-Climate Change)
-
新的卫星雷达将助力海啸预报
2020-06-16
目前全球海底仅有10%的面积完成了船载高分辨率声呐测绘,而这种测绘还因为海底山小于2km时会出现问题。一家名为AltiKa的法国雷达制造厂,通过在一颗印度卫星上装载新的雷达高度计,通过探测海底山丘给海洋表面高度带来的改变,有望发现1~10万个海底山丘,从而绘制出全面的海底图,促进海啸预报和改进深海碳混合模式...
-
《自然》(2015年4月23日)
2020-06-16
本期封面图展示了中国长江、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交汇并流之壮观,来自瑞士和以色列的学者对“长江第一湾”的研究表明,这一景观是由于河流水系重组而在原地生成,这样的重组使得一些河流缺水,从而不能抵抗构造隆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