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国际交流报告,在附录1(P40)中给出。这期报告中的一些重点关注的内容,我们用摘自报告中的“一句话”提示读者:
GCOS现状报告是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科学咨询附属机构要求编写的,回顾了2003年以来特别是2010年更新后的GCOS实施计划中提及的139项行动进展情况,同时该份报告也是将于2016年完成的GCOS新一份实施计划的基础。报告共有七部分,包括介绍和背景、气候观测、交叉性要素(如空基观测)、大气观测、海洋观测、陆地生态观测、结论等。 ……………………附录1.2
从本次会议情况可见,电磁生物效应、医疗设备与EMC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随着跨界智能产品的飞速发展,在EMC领域中,诸如医疗与电子行业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向逐渐凸显。在防雷领域,雷电感应的计算和分析依然是大家感兴趣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现场实测的数据也是用来分析实际雷电流和进行相应雷电防护的重要依据。如何进一步发展真实雷电条件下的雷电防护测试和工程试验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继续重点研究的方向。 ……………………附录1.3
GRUAN的核心是提供高精度、连续稳定、可靠的气候基本变量垂直大气廓线获取。为此,以牵头中心负责人HOLGER和Ruud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建立了针对RS92探空仪观测方法和观测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团队,就其在探空仪状态监测、太阳辐射误差修正、时间滞后订正、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成果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其开发的用于高空基准气候观测站RS92探空仪数据处理软件3.0版本的发布;在此基础上,为确保观测资料的数据质量,牵头中心提出了建立标准元数据模版和建立技术文档的标准要求,对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分析建立了标准规程,根据该技术思路,由各GRUAN站点成员国组成的探空仪技术组在上年度初步对法国modem、瑞士meteolabor和日本MEISEI探空仪完成了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和相关技术文档的编制,并在会上进行了报告。 ……………………附录1.5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投放的Argo浮标总数达到337个,目前这些资料通过法国向GTS编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正在讨论确定并建立国内Argo资料直接通过CMA向GTS编发的业务流程。 ……………………附录1.10
国际上卫星发射任务中,以美国NASA的观测计划最为丰富,观测计划涵盖了气溶胶组分及分布、天气预报、极地冰雪、闪电分布及变化、大气CO2、大气臭氧、土壤湿度、大气污染等各方面的信息,观测计划一直安排到2022年。在完成这第17次的观测计划后,NASA的地球观测系统基本完善,观测内容涵盖了陆地、生物、固体地球、大气、海洋等各个领域,这为地球科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在访问NASA的地球科学观测数据库earthdata.nasa.gov。……………………附录1.11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8409247 68407975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邮编 :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