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快递

2016年

  1. 2020年
  2. 2019年
  3. 2018年
  4. 2017年
  5. 2016年
  6. 2015年
  7. 2014年

第五期

  1. 第一期
  2. 第二期
  3. 第三期
  4. 第四期
  5. 第五期
  6. 第六期
  7. 第七期
  8. 第八期
  9. 第九期
  10. 第十期
  11. 第十一期
  12. 第十二期

国际交流报告

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6年>第五期>国际交流报告
赴澳大利亚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工作访问总结(概要) 发布日期 :2020-06-16  

  2015年9月14日-10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专家周兵博士赴澳大利亚气象局(BoM)执行中-澳第15次气象合作6.2相关的工作计划(JWG-15),澳大利亚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CAWCR)罗京佳研究员作为合作者和邀请方。期间对亚洲-澳大利亚季风系统相互作用及中国冬季寒流等极端气候事件可预报性气候合作主题进行多次讨论和工作方案确定,基本明确了此领域2015/2016年中澳双边合作的关键内容和时间节点。在气候监测预测、南半球气候变化认识、2015年厄尔尼诺进展与快速演变、多模式极端气候事件气候预测能力等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一、全面了解和交流CAWCR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两个战略目标,进一步加深科研工作与成果对气象业务的质量抬升作用。 

  澳大利亚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BoM和CSIRO(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为确保澳大利亚在气候、天气和海洋等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而建立的,以适应和面对极端天气气候的挑战。CAWCR组织结构包括1支管理团队和4个研究计划(2014-2019年)。管理团队由6人组成,主任1名、BoM主管研发的助理主任1名、BoM研究计划领导2名和CSIRO研究主任2名。4个研究计划包括地球系统模拟计划(ESM-BoM)、天气与气候信息计划(WCI-BoM)、海洋与气候动力学计划(OCD-CSIRO)、地球系统评估计划(ESA-CSIRO)。CAWCR的定位是澳大利亚国家层面就现在和未来能更好地满足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从整个中心的能力建设拟以满足三个主要目标:地球系统模拟:在一个世界竞争性耦合气候和地球系统模拟器和模拟系统的发展中,引导澳大利亚天气气候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观测:将中心的现行观测科学转变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信息集成系统和决策服务平台;地球系统水循环与收支:推进科学知识的主要驱动力的澳大利亚的水循环和可预测性,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用于管理全国各地的水资源利用。

二、全面了解和认识BoM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预测服务业务,进一步加深提高气象业务质量和公众服务产品能力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气象局号称全球气候服务最好的国家,一直致力于气候产品的开发和服务,主要是对纳税人的服务,其主要平台依赖于网络,可以提供1900年以来的所有气象资料和各种加工产品,服务领域涵盖农业、海洋、环境、航空交通运输、水资源、社会生活、气候与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对社会敏感的事件和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与气候异常及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科学解读。以厄尔尼诺事件为例,澳大利亚气象局每周进行滚动多模式预测,发布客观预报产品,并配置分析提示,为用户使用提供方便;同时,有一个进30人的团队围绕事件本身进行视频解读,每4周制作一次,非常生动和形象地给出了厄尔尼诺发展演变特征,配置全球气候的响应和澳大利亚的气候异常特点,指出这是一次奇怪的厄尔尼诺,澳洲冬季(6-8月)出现暖湿现象而不是暖干,明确告诉民众澳大利亚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关联程度仅有三份之一,明显低于与拉尼娜的线性关系,指出今年冬季气候异常与印度洋偶极子有联系,印度洋IOD指数持续一致偏正导致冬季降水偏多。澳大利亚气象局特别重视内陆河流流量的监测预测及评估,重视预测产品的质量评估。更多关注最高气温和最低温度,而不是平均气温的预测。目前,BoM的业务主要基于POAMA 2.4的客观多模式集合预报,有33个成员,未来正在着手引进高分辨的欧洲中心高分辨全球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水平分别率和垂直分层,部分集合计算在欧洲,部分在澳洲,开始集合预报一体化能力建设,预计集合成员超过100个,最大程度资源共享和节省机器资源。

三、深入和细致地开展年度气候报告和气候变化公报的交流。 

  BoM与CMA一样,每年及时务实地提供澳洲年度气候报告和年度气候声明(气候变化监测公报)。气候报告主要包括7个方面:首先是回顾,用5幅图和一个表来反映澳洲各地平均气温异常程度、百年气候变化趋势、年降水异常程度、总降水量空间分布、年降水变化趋势以及澳洲和8个主要区域年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1900年(气温为1910年)以来的历史排位。第二部分是大都市气候概况,用一个列表清晰地简述了悉尼等8大城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日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距平,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及强度等级。第三部分是澳洲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特征,24幅图清晰地展示了月气候特点。第四部分也包含24幅图片,反映月降水异常情况和降水空间分布;第五部分简要地分区域和总体列举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温度极值、平均最低温度极值和日降水极大值、年降水极大值等要素极端情况;第六部分为年度天气气候综述及重要事件。较为详细地图文并重地描述诸如森林大火、风暴与强降水、台风活动与灾害、高温热浪、寒流等,此部分生动具体,占全部的35%。第7部分是海洋状况,包括海平面与海表温度及其气候变化特点,共提供4幅图片。整个报告没有多余的,也不提供任何附录,这种思想对BCC气候公报和气候变化公报的编写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BoM所有资料和业务产品均可以在网上浏览和下载,气象服务能力直接接受不同行业和用户的实践检验,因此,极赋挑战性。同时,组织有一支面对媒体和政府决策部门的30人团队,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厄尔尼诺等重大影响的事件在第一时间给出解读和科普宣传。

四、分析研讨与细致确定了中-澳合作双方的主题和细节,受邀参加并感受了月预测会商全部过程。 

  经过多次讨论和结果分析,合作双方聚焦在2008年、2009年两个冬季预测寒流的可预报性上。采用日本SINTEX-F、澳洲POAMA-2、中国BCC_CSM_1m等3个模式100多个集合样本,初步结果显示诸如2008年冰冻雨雪的月预测在提前2-3个月的集合成员上可表现出来,因此,此项研究的意义十分明确。目前处在资料下载和预处理阶段。由于受机器容量和资料政策的限制,工作分阶段进行。

  期间还受邀参加了BoM气象信息服务部进行常规月监测预测会商,并代表国家气候中心发表了厄尔尼诺进一步发展并很快达到极强的观点。会商会形式新颖,有外地的2个视频,本部的5个报告,也没有封面和致谢,开门见山,尤其是不用激光笔,改用传统的竹竿。7个报告分别为:MSLP& Tmin-Tmax及冬季(北半球夏季)降水、SSTA、MJO、POAMA预测、江河流量监测预测、预测检验分析、主班预测核心报告等。7个报告分别为:MSLP& Tmin-Tmax及冬季(北半球夏季)降水、SSTA、MJO、POAMA预测、江河流量监测预测、预测检验分析、主班预测核心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