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图书馆

2017年

  1. 2020年
  2. 2019年
  3. 2018年
  4. 2017年
  5. 2016年
  6. 2015年
  7. 2014年

第一期

  1. 第一期
  2. 第二期
  3. 第三期
  4. 第四期
  5. 第五期
  6. 第六期
  7. 第七期
  8. 第八期
  9. 第九期
  10. 第十期
  11. 第十一期
  12. 第十二期
  13. 第十三期
  14. 第十四期
  15. 第十五期

专题报道

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7年>第一期>专题报道
美国气象机构改革报告——美国国家气象局首席运营官约翰·墨菲
发布日期 :2020-06-16  

翻译:田晓阳(基于现场录音)

审核:贾朋群

演讲时间:2016年12月1日

演讲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二楼报告厅

  今天(图1)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讲美国为什么要开展这种根本性变革,第二讲现代化过程的理念。现在还在理念阶段,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先将理念做一个示范,可行,就开始具体实施。

  至于为什么变革,这个部分没有放在PPT里。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中西部发生了龙卷风,我们那时只能提前几分钟发布预警。那是一次大型龙卷风,300人死亡,造成很大损失。到了2011年,在阿拉巴马有一次龙卷风。那年有很多龙卷风,不过这一次最引人注意。同样有300人死亡。尽管这次的预报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提前若干天告知会有龙卷风,提前很多小时警告龙卷风要来。但仍然有300人死亡,损失也很大。这告诉我们,问题并不仅仅在天气,我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行事,才能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我们(气象部门)的愿景都是类似的:保护生命财产,协助国家经济增长。美国现在的愿景(图2),与世界也是共通的,叫做“天气有序国家”,这个概念受到了很多WMO伙伴的支持。也就是让民众对自然灾害能够做到3个R:随时准备、积极反应、弹性应变(ready,responsive,resilient)。我们不能避免风暴,但可以减少损失,并且快速恢复。


  在2011年和2012年左右,我们制定了这个战略规划,所谓“天气有序国家”路线图,准备了高层文件来传达我们的意愿。我们让国家公共管理学院(NAPA)看了我们的规划,这是国会下面的一个组织,评估和审议各机构。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意愿,鼓励我们向这个方向努力。

  这张领结图(图3)的下半部分是我们内部在做的事,内部各机构能力提升,加强天气服务;上半部分是我们的对外合作,让他们都接受“天气有序国家”的理念。为了做到3个R:随时准备、积极反应、弹性应变。中间是“基于影响的决策支持服务(IDSS)”,WMO称之为“公共气象服务”(PWS)。


  短期来讲,我们希望加强自身能力,继续改善模式,正如我们一直在做的。我们要有更健康的工作能力,更多培训。从长期来说,我们希望实现架构一体化体系。这意味着所有层次的气象服务,看同一张业务图,形成一个渠道,一个声音。国家中心发布的信息和地区办的一样。我们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是一致的。

  我们计划从这五个方面(图4)改变国家天气服务:1)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2)加强预报的有效性,让预报能在决策或其他天气服务中被正确使用;3)要使工作与工作量相匹配,因为现代化时所有的中心都设成一样,未来一些站会更大,所以我们要重新分配劳动力,形成健康的组织结构;4)建立一支所需的队伍,通过开展有力的科学培训,让培训更好,劳动力的能力更强;5)支撑关键的科学、研究、技术和创新,更好保证完成使命。


  国会主管的NAPA许可之后,我们随即签约了一个专家机构——麦肯锡公司,他们专注于大型机构的改革。他们有专长,而我们在环境问题上有专长。于是他们提供监管,我们提供劳动力,来决定哪些地方需要改,哪些理念要延续。在过去一年,我们通过调查、访谈来收集数据。我们最后在五个方面建立了工作流,寻找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可以深化的理念,最终提高天气服务。

  这张幻灯片(图5)展示了我们从合作伙伴的访谈中得到的一些反馈。我们已经有一些预报员走出台站,向客户提供决策支持或者公共天气服务。这个例子中,给出了一个现场气象学家1和消防部门人员在一起的情景,他在向消防员们实地提供天气信息,帮助他们更快、更准地决策。可以看到,得到的反馈是非常正面的。对空管部门(FAA)也有这种服务。我们也向应急中心派人,对高级决策者提供当地的专业信息。


  这张(图6)是我们初步调研的一些结果,它展示了我们的现状,以及未来预计会向哪个方向走,以实现天气有序国家的目标。第一部分是承包商对我们内部气象服务的评价;第二部分是则是外部更多客户的看法以及他们满意度的期待,这些信息告诉我们向哪里扩展和改进。这样的过程启发了我们观点和侧重点的改变。


  我们的分析(图7)表明,拯救生命的决定中有94%是在地方和基层做出的。这并不是说我们国家级的工作不重要,只是表明这些决定做出的地点是在当地。这就是我们规划未来的基础,也就是关键在于让基层部门能够提供更专业化的决策支持,善于利用国家层面整个部门力量,以协作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工作。


  这张幻灯片上还有一点是在右下角,给出了深层伙伴、核心伙伴和一般伙伴。对我们来说,深层伙伴是指我们会指派自己的天气服务员工到他们那里;核心伙伴是指我们与之合作,互相之间有共同利益,联系紧密。二者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会派自己的天气服务员工到他们的组织中。这大概是最简单的理解其中不同的方式。

  这张幻灯片(图8)提供了一个例子:我们是如何思考流程的。预报真正的价值不在于预报,而在于用预报。一个没有被用到的完美预报并没有太多价值。但如果预报用在救命或助力经济,这就是有价值的预报。这张幻灯片的理念就是我们提供天气、水和气候方面的专长,我们建立伙伴关系,更好地体现预报价值所在。核心的一点是当灾难发生时,我们并不是安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出去理解需求,与他人合作,不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然后与真正的伙伴建立信任。最终结果就是实现公共天气服务中基于影响的决策支持。


  当我们提出一体化架构,或者说协同预报流程时,目标是实现一次事件,一个预报。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是用统一的业务界面。我们会实现将观测数据全面一体化无缝隙插入美国天气预测模式中。这很重要。无论你看的是哪一个层面的内容,都会得到一致的信息。我们还要继续在概率信息、集合预报上以及其他我们正在做的工作进行投入,这些都不会停下。

  这张图(图9)美国听众更容易理解,在这里给出是表现我们有很多机构,各个部门有各自分工。现在我们试图打破部门界限相互嵌套在一起,这时在边界处会有很多挑战。我们的理念就是要让大家从同一个无缝隙数据库出发,这样就不会出现强行融合的边界。目前在做的事就是整合模式里的观测数据,从短期到长期的预报都要统一。


  我们把这张叫做蛋糕图(图10)。这是一个理论划分。它展示了不同层面部门的不同任务。不同颜色指不同级别的各部门。依据部门业务的定位都是不同的。


  前面已经讲了足够的背景了。刚才在简述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变革的理由,现在来说一说变革的方式(图11)。

  图12的左边是我们现在的运营,右边是对未来的愿景,对比给出需要在那些方面改变我们的运营方式。之后我会解释对其中一些项目的选择。


  这张幻灯片(图13)展示了在全面一体化预报中,各个预报部门的角色和责任。因为94%的救命决策都在地方做出,所以我们认为地方部门应该更专注于决策支持,而不是核心天气工作。这不是说他们不做天气工作,他们必须了解,他们应当是本行业的专家。但这里的理念是:他们在工作中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支撑上。而在国家层面更侧重于气象。这也不是说国家部门不提供决策支撑,而是他们将在国家层面上提供决策支撑。 

  再看蛋糕图,在地方层面(图14),此处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地方部门,你会注意到中间紫色部分的面积变大了,代表更多工作集中在决策上。 

  在国家层面(图15),蛋糕图的下部很大,这对决策部分造成影响,让它占更小的比例。他们不仅提供让整个机器运转的气象专业动力,还确立全国的信息,在服务的每个层面都保持其一致性。


  我们知道这需要我们做出改变,或者我们的人员做出改变(图16)。在能力方面,现在的员工在走出大学的时候可能已经掌握了充足的气象知识,但他们可能不熟悉决策服务,或者说不熟悉决策是如何制定的,他们还需要加强沟通能力。这一块是说明我们认识到这需要时间,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劳动力获取培训和能力组合。


  接下来谈我们要怎样实现这个愿景(图17)。


  通过了解和研究IDSS,我们知道了地方机构最需要变革的五个方面(图18)。我们需要考虑和评估地方的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程度的支持,最终在国家层面实现IDSS。从结果来看,不同于在现代化建设时我们对每个部门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对地方决策的支持上,会有不一致地方。如有的地区部门需要更多的人力,比如纽约、芝加哥、亚特兰大、洛杉矶,这并不在意料之外。这是仅仅建立在决策支持要求上,不是建立在像极端天气频率之类的指标上。 

  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一个部门会被关闭。这张图(图19)显示有些地区部门需要比现在多得多的资源,有的只比现在多一点。但没有地方部门会关门。


  经过分析和计算,我们发现要实现愿景的人员缺口大约是900-1200全职岗。这让我们要思考,现有环境下不大可能增加新员工,如何在我们的业务方式下创造可能,产生相当于900-1200全职岗的人力呢?(图20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7个理念(图21),我们有时称作“解锁”。解锁人力来做别的事。这7个理念针对不同的面,接下来几年会做测试和演练,来解锁人力,让其可用,从而增加对决策支持。


  如果你对于7个解锁有具体问题,我过后会回答。但现在因为时间问题,继续往下讲。

  这张幻灯片(图22)来自我们的工作人员,来自他们说的话。他们看到这些理念时做出了一些评论。比如员工分成5-12级。我们基层部门中有两个级别的人,值班时必须都在,相比之下我们也可以对大家值班所需的技能组合统一评判。这样业务中就有了灵活性。不需要一个人做一件事,另一个人做另一件事,从而灵活排班。我们现在的要求是一天24小时至少两个人当班。在某些地区这样是没有意义的,半夜天气晴好时并不需要有人值班。我们认识到了值班造成的健康后果。我们理解天气是24小时的工作,但我们不需要亲自出现,有更巧妙的方法。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想法。如何利用劳动力才能不让大家都受罪?在需要他们的时间和地点用人。我们不需要大家夜以继日工作,不要只因为以前就是这样,就一直这样下去。

  刚才说到我们的缺口在900-1200全职员岗之间。我们分析了一下需要在这7个类别里做多少改变。要完全实现愿景,你必须全部做到。我们对此的认识是需要测试和演练。可能效率达不到100%,也可能更多。必须要经过演练才能确定。这里向你们展示的(图23)是我们追求的理念:一些点比另一些更主动。不过这都是过程,不是终点。我们会继续审视我们的业务,看哪里需要提高,最终达成我们需要的效率,提高天气服务的质量。


  我们希望灵活性能随时间动态地融入系统。我们并不是想调动人,而是调整岗位(图24)。这种变革要持续很多年,重设后备设施,大概是需要更少人待在一个地方的小设施。尤其是我们的预报中心,我们期望在那里获得一些进展,如果测试能有成效。我们的认识是这不是一个电源开关,而是一个调光器,随时间而变。


    

  2015年我们做了诊断分析。我们聘用了麦肯锡公司。他们提供了机构变革管理总体上的专长,我们提供了气象水文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确保了麦肯锡了解我们的流程。最终形成的理念大部分,而非全部来自于我们的人员,经过了我们的专业审查。现在它们还只是假设,可以做什么(图25)。到了今年这些理念得到了精炼。到明年,我们会开始测试和演练。我们估计到自己不可能测试所有的想法,所以会有所侧重。接下来几年,在整个天气服务变革中,这种测试和演练会是我们的新常态。


  一些结语(图26)。我们相信这些理念,以及我们追求的愿景,这是在我们的职业人力分析中形成的,最终提高国家天气服务。这会帮助我们保护生命财产,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推动机构健康地运营。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的私营部门都充满竞争心。有人声称他们可以代替你,而且还更便宜。我们在展示的就是我们也能提质增效。

  我就讲这么多。欢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