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婧华 贾朋群
8月,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7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链接1)”,在“地球和环境领域”的政府机构排行表(表1)中,虽然中国气象局今年指标较前一次报告(AC为49,WFC为16.83,见本刊2016年6期)相差较大,但是中国气象局在今年开始的重新划分的机构分区(政府机构类,而高校被划分到学术机构类别)中,全球排名在21位(上一次报告中,与高校联合机构类别中,排名第43)。然而,上一版机构排名中,除了中科院(第1位)和南京大学(40位)外,中国气象局位列中国机构第3位。今年范围缩小了的机构排名中,中国气象局位列中科院(第1)、国家海洋局(第11位,前一版排名第79)和中国地震局(第18,前一版排名第74)之后,下滑一位,位列中国政府机构第4。
世界上主要气象部门,悉数出现在这个榜单上,其中10余个国家或地区机构的气象部门进入排名前100位。这些国家或地区气象部门的位次和指数如表3。尽管中国气象局与去年指标相比出现大幅度下降,但在全球横向比较中,依据在美国之后,位列第2位。但是,美国NOAA的优势巨大(NOAA在去年版本中位列第4,主要指标156/38.44和今年相比变化不大),而中国气象局与后面的追赶者相比,优势却不大。
在自然指数的地球和环境领域高校榜单中,排名前十的高校见表4。其中,美国高校占到9所,非美国高校仅有1所。进入自然指数地球和环境领域高校前100的高校中,共有8所来自国内的高校,排名前十的中国高校见表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位于国内高校中排名前三甲。
中国气象局情况:在本次自然指数年度报告统计时段(2016年4到2017年3月)内,中国气象局作者参与发表共计27篇论文,其中在《JGR-大气》上发表最多,达17篇,在《JGR-海洋》发表4篇。
机构产出方面:发表论文最多的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0篇),国家气候中心和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各4篇)。
论文合作方面:有18篇为国际合作论文,7篇为国内合作论文,另外2篇为机构独立完成的论文(论文详情见表6)。国际合作中,与美国合作最为密切,为16篇;而在国内,与中科院(10篇)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篇)合作最频繁。
第一作者论文:在中国气象局的27篇论文中,有12篇是中国气象局系统第一作者论文(含第一责任机构中包括中国气象局机构的作者),占中国气象局论文数的44.4%,第一作者论文信息在表7中给出。
链接1 什么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
自然指数以3种形式给出:
• 论文数(AC):论文的作者机构和所属国家或地区计数1次,无论论文的合作者中有多少来自不同机构或国家及地区的作者。
• 分权式计量(FC):考虑机构或国家及地区贡献的比例,每篇文章最大合并FC数为1。
• 加权分权式计量(WFC):为FC增加权重,以调整占比过多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
AC与FC之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研究机构或国家及地区高影响研究合作动态。如果AC远大于FC,表明研究的外部合作和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较高;而当两个指数接近时,则表明研究大多独立开展。
自然指数“地球和环境”领域统计所涉及的期刊见表2。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8409247 68407975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邮编 :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