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合作国别角
后来者的弯道超车——韩国气象发展基本情况1990年成立的韩国气象厅(KMA),无疑是世界上立足于政府机构并有了合适级别的国家气象管理机构中的后来者。但是,KMA二十多年来的发展速度惊人,不仅在包括气象卫星探测的全面气象探测上,已经完成换代升级,更在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经常与日本等一起,在全球舞台上代表亚洲出场。2008年KMA曾经提出“世界第六”的目标,其5年期滚动更新的发展战略,也一直瞄准世界上气象强国的动态,在减灾、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未来引领等五大领域发力。2009年《天气业促进法》生效,带来私人天气企业数量和市场的双...
-
原汁原味
建立全球性地球观测站Nature杂志2018年1月4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如果地球系统牵一发动全身,那么要解决气候变化、水和粮食安全、城市空气污染这类多层面复杂问题,必须改变卫星和地面台站相互独立开展观测的现状。建立全球性地球观测站的技术已经成熟,而许多区域性项目计划也打好了基础。应该从北极和极北区、非洲、南美洲以及大型城...
-
1 韩国气象基本情况
韩国于1949年8月成立国立中央观象台,1956年2月加入世界气象组织(WMO)。1978年,韩国成立了气象研究所,现代气象事业正式起步。1981年气象所更名为中央气象台,并在10年后的1990年12月升级为气象厅(KMA)。KMA现隶属于环境部,厅长为南在哲。韩国气象厅下设5个部门(规划协调、预报、观测设施、气候科学、气象服务提升),1个局级中心(地震及火山)。KMA的业务中心有3个(数值预报、国家卫星气象、天气雷达),简练但包括了所有重要领域。另有2个研究所,即2016年新设立的气象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所和国家气象科学所,以及一个航空气象办公室(见图1)。
至2016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和直属机构在职员工1318人,其中气象科学研究所153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49人,天气雷达中心41人,区域办公室573人(表1、表2)。承担全国观测、信息传输、数据处理、预报分析、气象服务和评估完整气象业务链条,以及顶层设计、专项实施、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
现组织机构为2015年韩国气象厅对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布局进行重组、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的结果。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机构由过去5个区域气象中心、45个地方气象厅归并为6个区域办公室、3个分办公室、7个气象站(局),业务布局由过去国家、区域、地方3级业务体制调整为...
-
气候变化。水和粮食安全。城市空气污染。这些重大环境挑战相互关联,但是研究却在独立开展。
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气候、空气质量和水循环。一个变了,其他也随之变化。例如,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过程中会从大气吸收温室气体,同时也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单萜。这加速了气溶胶颗粒的形成,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我们的行为,如排放控制政策、城市化和林业,也影响到大气、陆地和海洋。
卫星和地面台站相互独立地跟踪温室气体、生态系统响应、颗粒物或臭氧。偶尔展开耦合观测,但都是短期密集型。包括非洲、欧亚大陆东部和南美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的广大地区几乎没有取样。
结果是就是声音不一致,提供的认识也有限。这就像手头只有6月的降雨、风、温度或压力的实测数据,却试图预测11月的天气。
对此的答案是一个全球性的地球观测站——由世界各地1000个以上设备完善的地面站来全面而持续地跟踪环境和关键生态系统。这些台站的数据将与卫星遥感、实验室实验和计算机模式的数据相关联。
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个有条理的数据集中寻找新的机制和反馈回路。决策者可以测试政策及其影响。公司可以开发环境服务。可以为极端天气提供预警,并在化学事故发生期间及之后迅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