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图书馆

2018年

  1. 2020年
  2. 2019年
  3. 2018年
  4. 2017年
  5. 2016年
  6. 2015年
  7. 2014年

第七期

  1. 第一期
  2. 第二期
  3. 第三期
  4. 第四期
  5. 第五期
  6. 第六期
  7. 第七期
  8. 第八期
  9. 第九期
  10. 第十期
  11. 第十一期
  12. 第十二期
  13. 第十三期
  14. 第十四期
  15. 第十五期

专题报道

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8年>第七期>专题报道
“自然指数2018:地球和环境领域”榜单发布
中国气象局取得历年最好排名
发布日期 :2020-06-16  

 李婧华

  近期,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8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8 Tables,链接1)”,在“地球和环境领域”排行榜(表1,统计时段:2017.2.1—2018.1.31)中,中国气象局以总计52篇论文的成绩,位列第33位,较2017年的第70位(统计时段:2017.1.1—2017.12.31)有大幅度提升。同时这也是继2016年排名第49位(统计时段:2016.1.1-2016.21.31)后,中国气象局在“自然指数”榜单中所取得的最好排名。此次共有13个中国机构进入“地球和环境领域”排行榜前100名,数量为历年来最多。其中中国科学院(第1)、南京大学(第17)和中国地质大学(第32)是中国机构“前三甲”。中国气象局紧随其后位列第四。其他中国机构有:北京大学(第4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50)、国家海洋局(第65)、中国海洋大学(第69)、中科院大学(第71))、北京师范大学(第74)、清华大学(第81)、中国地震局(第87)和兰州大学(第93)。

  除了中国气象局之外,多个国家/地区的气象部门和专门机构进入了这个榜单:例如,NOAA位列第5,保持了与上一年相同的名次;NCAR第18,较上一年的第22位前进了4位。NOAA、NCAR和中国气象局是仅有的三家进入前100名的气象机构。

  表3给出了2018年国家/地区气象部门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NOAA和中国气象局是仅有的进入百名的两个国家气象部门。NOAA在AC和WFC值上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气象部门,在气象领域“一支独秀”。中国气象局尽管排在NOAA之后,但二者差距却不小。在与其他国家气象部门的比较中,中国气象局稍占优势。

  表4给出了2013—2018年“自然指数”榜单中,位于前100名的气象机构。过去6年中,进入百名榜的气象机构有NOAA、NCAR、UKMO和CMA。其中NOAA、NCAR和中国气象局进入了每年的百名榜,而英国气象局仅在2013年2014年进入榜单,最近4年并未进入。NOAA是“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排名最高的气象机构,每年其全球综合排名均位于前10名。之后是NCAR,除了2016年跌至41名外,其余5年,均保持在前25名。而由表还可见,中国气象局发表自然指数论文AC值成倍增长,近三年发文均保持在50多篇。同时,WFC值由2013年的11.01增长至2018年的17,表明中国气象局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2018年中国气象局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在本次自然指数年度报告统计时段内,中国气象局作者参与发表共计52篇论文,其中在《JGR-大气》上发表最多,达46篇,其余论文发表在《JGR-海洋》(4篇)、PNAS(1篇)和Nature Communication(1篇)。论文详情见表5

  

 

  机构产出方面:发表论文最多的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1篇),其次是国家气候中心和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各5篇)。参与发表的机构信息见表6

  论文合作方面:有31篇为国际合作论文,18篇为国内合作论文,另外3篇为机构独立完成的论文。国际合作中,与美国合作最为密切,为20篇;而在国内,与中科院(12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1篇)和南京大学(8篇)合作最为频繁。

  第一作者论文:在中国气象局的52篇论文中,有17篇是中国气象局系统第一作者论文(第一作者责任机构中包括中国气象局机构的论文),占中国气象局论文数的32.7%,第一作者论文信息在表7中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