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
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8年>第十一期>导读>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
发布日期 :2020-06-16 在全球科学共同体中,利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间节点,开展学科或领域的回顾和展望,是广为接受和最受欢迎的庆祝方式之一。通过梳理学科的进步和各种进展的主要推动力、发展脉络,并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做出判断,让研究群体更加清楚当前学科的前呼后应,从而加速推进发展。
读者熟悉的美国气象学会(AMS)即将迎来成立100年。为此AMS将在2019—2020年通过各种活动纪念其走过一个世纪,其中酝酿出版的《AMS百年文集》(AMS Centennial Monograph)是重要方式之一。文集以旗下《气象文集》专辑形式出版,计划收集约27篇评述文章,针对气象关键领域的进步进行评述,阐述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文集的目的,是对气象界百年来的创新活动表达敬意,同时启发更多学者传承和更好地推动未来的发展。

虽然该文集计划到2020初百年庆典时才与读者见面,但是27篇评述文章的数字化版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已陆续在线发表。本刊从上期开始,推出“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栏目,持续跟踪该系列出版物。本期继续译介其中最先发表的两篇文章,作者介绍分别在文章的首页给出。
美国气象学会:支持科学界100年
这一章节讲述美国气象学会(AMS)第一个世纪的历程,着重于每次改革和新举措的提出如何与行业的发展相契合,最终促进科学研究进步。
本文从学会的发展史、会刊及其他学术期刊变迁、专著及书籍、其他重要出版物、会议、国际活动、奖项等角度梳理了美国气象学会的百年历史。
AMS是一战后诞生的一批科学组织之一。二战期间和战后,气象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各类期刊和专业会议,也推动学会成立常任工作组。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AMS)的历史和学会一样悠久。这本期刊被设置为原创论文、信息推送混合的期刊,读一刊可知他刊事。BAMS开创了“封面论文”的形式,也用专栏追踪了很多大型科学实验、项目。除了会刊,AMS还随着学科领域发展创立和调整了大气科学及应用、气候、预报、水文气象等专门领域的期刊。随着机构重组,美国陆军通讯兵于1872年创刊、具有高影响力的《每月天气评论》(MWR)也被归到AMS旗下。这些期刊在学会百年之际都将实现绝大部分论文的在线免费开放。
AMS组织的大型会议和子学科会议大部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各种主题的“伞式”年会成型要到80年代和90年代。现在会议也开始包含一些短期课程和小研讨会。会议内容的呈现和推送日益电子化,但保持了一个传统,就是在BAMS上报送会议总结。
本文也回顾了AMS在国内教育、政策以及国际合作上起到的作用,其中特别提到1974年作为受邀访华的第一个美国学会的历史。本刊2018年第8期对中美气象科技合作文献的分析也发现,中美气象合作的最早一批成果,几乎都是通过AMS旗下期刊发布的,说明这一事件对双方都意义非凡。
应用气象100年进步,第一部分:基本应用
人影、航空和国家安全气象,被本文作者定义为应用气象的三个基本领域。这些领域无疑是现代气象科学进入成熟期时,面对的最迫切的应用。如果说人影是减缓气象现象中的不利因素,从而造福人类;那么航空气象则是伴随技术进步,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安全性的保障,这一能力也直接决定了技术进步本身的可行性,或者是也是技术进步中的一部分;安全气象的最大特点,是最有力的互动,同时带动了学科与应用的进展。近现代气象科学更多进步的节点,被定义为技术或研究在业务上得到应用,并使得应用领域服务能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这一点在航空气象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也是本译介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就气象在人影、航空和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实际展开,在主要关注美国取得的进展之外,也提供了国际上WMO及主要科学计划的实施,特别是国际重大合作的关注领域等信息。本摘要按照原文的结构进行翻译,其中航空气象应用几乎完全译出。这除了是因为,如本文所述,航空气象领域本身就是直接促进气象科学发展在需求和手段两个方面的重要推手,还因为航空气象需要的预报需要的精确化程度最高,航空气象未来的挑战,更是关乎气象预报服务本身涉及的各个方面。
航空气象领域,“科学问题提出-研究项目立项-基于研究成果的业务化系统建立”这条研究成果转化图像表现得最为清晰。这本身也在诠释着应用气象的本真目的,以及气象科学实现其价值的路线图。
为增加译介文章的可读性和给出主要参考文献信息,译介文章除了来自原文的插图之外,译者还从本篇评述的主要参考文献中,摘出一些重要插图,在译文中相关位置给出(所有无编号图)。因为是摘译,大部分图并没有在译文中引用,但补充图出现的位置,以及图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还是能与翻译文字联系起来,敬请读者理解和注意。
本刊“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栏目,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关专家也对本栏目的推出给予了鼓励,本刊深表谢意!
本期附录1给出本期摘译论文的原文,需要的读者请与本刊联系。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8409247 68407975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邮编 :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