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信息快递》 >2019年>第三期>导读>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
温带气旋:气象学100年来的研究核心
发布日期 :2023-05-11 2018年,中国网络流行一个词“C位”,指的是核心位置,AMS百年文集中的C位文章也如约而至。只要读完文章题目,业内人员无不会心一笑,首肯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期许和泡上一壶浓茶细细读来的冲动。辨之原因,不仅是因为文章题目中的确矗立着“C位”对应的那个词汇(centerpiece) ,更缘于当现代气象学在手握经典物理学这一解读天气系统的“神器” 后, 正是从温带气旋这一影响20世纪初人类集中居住地的天气系统开始小试牛刀的。
本文对科学态气象科学萌生状况的描述,如凿如刻,不时把读者拉回大学校园里天气学或动力气象学课堂。而对温带气旋作为完整天气系统的阐述,却又远远超越了那时的课堂,而是用高分模式、多轨道卫星探测以及再分析等更为深刻的语言进行了再次深耕和提炼。
细读这篇温带气旋认识史,节奏感也与科学螺旋式进展主流规律相映成趣:一方面,与欧洲鼻祖挪威学派相比,美国在百年开始阶段研究和业务都存在大约5~10年甚至更长的滞后期,但到了中后期不仅迎头赶上,而且完成了几近完美的超越,即芝加哥学派借势而生,催熟了现代气象科学。另一方面,作者特别强调过去100年里,领域内科学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合作,这一超越了学科领域的视角或许让人有些意外,然而,阅读全文并徜徉在100年里温带气旋研究的热点不断在欧洲和美洲之间转换,世界各地的学者通过展开当地的加密观测以及国际化高度共享的卫星观测基础设施几乎从建成的那一天就实现,作者这样的认知无疑是依据充足的。实际上,没有国界的地球大气以及研究大气的主要学科——气象科学,其科学意义上的诞生就直接来自国际合作。
最后,本文由4个国家9个机构的11位作者完成,文章第一作者为非美国籍,这也是本文能够客观和准确描述“大西洋两岸”对温带气旋“拉锯” 式认知过程的原因之一。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借50多年前天气研究前辈小皮叶克尼斯在AMS授奖仪式上的一段话,提示全球气象学者:“气象预报”应该是他们恒古不变的“初心” 。本文编译者愿与读者一起先熟悉这段话,再带着敬畏之心阅读本文。
“但是,我还是最强烈地建议目光更多地投向气象学更窄和更基础的领域,这里是学科创造者所关注的,也依然是我们对学会负责的第一要务:天气预报。学生,也包括教师,太多地躲避天气预报主题这一不易取得进展的领域,而是选择了极少研究价值,却不太伤脑筋,不用被逼着经常向公众展示你犯下的错误的领域。”
本刊“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栏目,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关专家也对本栏目的推出给予了鼓励,本刊深表谢意!
本期附件1给出信息栏目部分原始文献,附件2给出本期编译的AMS 百年评述论文原文和部分参考文献原文,需要的读者请与本刊联系。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8409247 68407975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地址 :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邮编 :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