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快递
第十期
- 第一期
- 第二期
- 第三期
- 第四期
- 第五期
- 第六期
- 第七期
-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第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海洋地球工程
2020-05-07
将二氧化碳存储于海洋中或海洋以下,或者改变海洋从而冷却地球的方法,已经有超过10种的建议被提出,但是预测这些建议实施后果的生态和社会影响则几乎不可能,因为任何一种建议的支持证据均乏善可陈。这是由两位海洋学者领衔的美国工作组试图对这些方法进行科学论证时得到的结论。(来源:Nature)
-
SMOS数据全面支持ECMWF预报
2020-05-07
2009年发射的SMOS(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分)卫星数据,从2019年6月开始全面支持ECMWF预报系统。图中给出加入SMOS数据前后系统2m气温预报标准化的误差对比,其中负数值表示因使用SMOS数据误差的降低。右图给出自2017年夏开始,新卫星数据对北半球预报的正影响。(来源:ESA)
-
大西洋年代际变率相关的海气反馈机制被揭示
2020-05-07
来自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实验室的作者与多国合作者,在针对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综述中,试图将AMOC与大西洋年代际变率(AMV)及其他相关气候影响建立联系。图中给出与正AMV相关的海气反馈框架。(左)温暖中纬SST距平带来较低纬度气旋环流并使贸易风减弱;(右)正AMV阶段与更强的AMOC之间联系的特征表现在近极...
-
GOOS:谋划未来海洋观测
2020-05-07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在其最新推出的2030年战略里,描绘了不断建设和改进中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完全融为一体的立体观测体系,将服务于海洋业务、气候和海洋健康等关键领域。(来源:GOOS)
-
强震导致的地质灾害链
2020-05-07
中国与多国学者合作,在最新发表的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综述中,对如图所示的大陆强震形成的地质灾害链研究进行了梳理。图中红色背景为地震滑坡的不同类型;蓝色背景为震后从数天到数年灾害串;黄色背景为地震的长期影响。(来源:RevGeophy)
-
土壤湿度观测:地面与空中握手
2020-05-07
美国和德国学者最新从全球尺度上,评估了土壤湿度观测和监测技术和模拟的进步。在观测方面,天基和飞机遥感技术(左)、静止和移动临近传感方法(中)和实地/地下传感器观测(右)等手段的观测结果,给出相对一致的结果。(来源:RevGeop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