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快递

2019年

  1. 2020年
  2. 2019年
  3. 2018年
  4. 2017年
  5. 2016年
  6. 2015年
  7. 2014年

第十四期

  1. 第一期
  2. 第二期
  3. 第三期
  4. 第四期
  5. 第五期
  6. 第六期
  7. 第七期
  8. 第八期
  9. 第九期
  10. 第十期
  11. 第十一期
  12. 第十二期
  13. 第十三期
  14. 第十四期
  15. 第十五期

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
发布日期 :2020-05-12  

  海洋观测系统100年进步

  观测是气象不变的主题,海洋观测因为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及海洋与气候变化更加密切的关系而尤其如此。海洋观测在《文集》中单独设章,既是创新,更是气象科学深入研究使然。实际上,现代气象观测,包括站网建立和观测规范标准的统一等重要科学活动,大多始于海上船只气象观测的尝试。而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IMO)更是主要由航海船长们策划成立的。从这个角度看,海洋观测还是现代气象观测的伏笔,也是人类深刻认识海气相互作用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读本文,我们可以看到海洋观测与大气观测类似的进步路径:从点到面;从地表向层结;以及从简单要素向更多要素。特别是海洋探测台阶式的进步,也依赖于大型外场观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这其中因为海域与陆地空间的不同,海洋大国和国际合作成为这些项目的主要源地。在这个角度上看,至少在过去百年里,美国气象和海洋学者的视角,拥有更多的全球成分。

  认识大气/海洋变率耦合动力学100年进步

  作者对海气之间联系的描述,与之前文献一般先对统计关系进行描述,再探讨这些现象内部可能的机制不同,从摘要开始,作者就试图将普遍存在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用物理机制进行串接,尽管这样的范式或许背后还有所谓灰色地带而存在争议,但是,大量观测和模拟成果在百年到数十年独自奔放之后,需要在21 世纪完成二者在物理机制上的耦合,应该是作者脑子里的一种已经到来的趋势。

  作者创作性地利用最后2节,全面梳理了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状况和面临的主要调整。这样的写法或许与气候预测本身有关:一方面气候预测需求因极端天气周期性发展变得引入注目;另一方面,在很长的时间里,季节到年际再到年代的气候预测,一直以“研究型业务”为标签开展,很多机制发现或理论建立第一时间用于预测服务中。

  文章最后,用诗歌一样的语言,借海洋与大气的美景,赞扬了这一领域活动成就带给人们的美感和激情,更对下一代学者传承领域和发展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与应用给予极大的期待。

  为了增强可读性,编译者从原文主要参考文献中选取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图表。文章原图表和选取图表的题目,以及译文中对这些内容的引用,分别用蓝色红色文字,以示区别。

  本刊“AMS百年评述论文译介”栏目,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关专家也对本栏目的推出给予了鼓励,本刊深表谢意!

  本期附件1给出本期编译的AMS百年评述论文原文和部分参考文献原文,需要的读者请与本刊联系。